第364章 快雪时晴帖(二)
作者:捡漏不捡钱   古玩之金瞳鉴宝最新章节     
    沈愈低声吐出的这几个字,尤其是“古人摹本”这四字让董韵儿的一双如水明眸瞬间亮了起来。

    甚至董韵儿朝沈愈又迈近了一步,好似要跟沈愈一起欣赏这件书圣王羲之的后人摹本。

    香风阵阵中,沈愈抬眼看了眼对方,然后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

    现在的董韵儿仿佛追星族般盯着沈愈,俏脸上布满了欣赏与崇拜,尤其是她精致本就好似精雕细刻一般,洗掉浓妆后皮肤白里透红吹弹得破更添几分魅力,一般人可受不了她这种美女的故意亲近。

    见沈愈看来,她很是害羞的随手一撩耳边青丝,女人味十足。

    “这小丫头表面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心机不说歹毒吧却深似寒渊,装出这般可爱模样心里还不知道在怎么算计我呢!”

    吃一堑长一智,想到这里,沈愈悄无声息的后退了一大步。

    只看几眼就能说出是明代摹本,倒不是说沈愈眼力已经好到如此厉害的程度,而是此贴并非佚名是有款识的,只是为残款罢了。

    所谓残款就是残存的落款。

    此字帖的残款为:“明嘉靖九年,冬日青云峰作”这十一字,再往下不是模糊看不清,而是根本就没有!

    剩下的款识被人用裁纸刀完整的割掉了,并且手艺差的很,看上一眼便知是生手所为。

    换句话说这件字帖的款识被人给偷了,至于是故意毁坏还是挪移到某幅画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快雪时晴帖》对于任何一个喜欢字画书帖收藏的古玩爱好者来说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是书圣王羲之的作品。

    因为全文只有四行二十八字,此贴又被誉为“二十八骊珠”。

    也被古人称为“天下法书第一”。

    《快雪时晴帖》与王献之的《中秋帖》还有王珣的《伯远帖》被乾隆皇帝合称为“三希”。

    著名的“三希堂”就是因此而得名,而此帖更是位居三希首位。

    乾隆对此贴的评价极高,称之为:“神乎技矣”。

    又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以及“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的神评。

    据传,乾隆在此贴上足足题跋了七十多次,更是盖了一百七十多枚印章。

    当然,现存的《快雪时晴帖》是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争论还很大。

    《快雪时晴帖》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代褚遂良所著的《右军书目》中。

    然后在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宋徽宗的《宣和书谱》,宋四家之一米芾的《宝章待访录》,明代大收藏家张丑《清河书画舫》中都有记载。

    乾隆视之为宝,在《三希堂法帖》《石渠宝笈》自然也有著录。

    但不少人认为现存真迹应该是唐代双钩填墨的精品摹本。

    不过真迹最低也是唐代的,因为此贴公认的鉴定结果是“千年神品书法”。

    那这《快雪时晴帖》这二十八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也不是写的什么鲜为人知的大秘密,说白了就是王羲之写给友人山阴张候的一封信札。

    用现在的比喻就是王羲之给朋友张候发了一封邮件。

    山阴张候是收信人,张候不是说这个人叫做张候,“候”这个字在当时算是敬称。

    发信人自然就是王羲之了。

    在现代人看来,这二十八字读起来很涩口,格式也不对。

    先是羲之顿首,后面又写王羲之顿首,算是重复。

    收信人的名字不是写在行首,而在写在行尾,读起来也是别扭的很。

    但古人书信就是这么一个格式。

    二十八字用大白话解释就是:【今天这场雪下的快去的也快,我之心情还算不错,但因为之前的那件事没有帮上你心里突然又有些不得劲,感觉世事有些无奈,王羲之。】。

    “愈哥哥,你既然知道这幅书帖是明代摹本,那能不能鉴定出自何人之手呢?”

    董韵儿将鼻烟壶递到沈愈面前,然后满是温柔的问道。

    沈愈没回答董韵儿的问题,而是先把鼻烟壶小心翼翼的收进匣中,紧接着又把木匣夹在了腋下。

    董韵儿见此撅了噘小嘴,一副人家当你是朋友,你却不相信人家的样子。

    沈愈只当不见,他沉思片刻方才缓缓开口,“从晋代开始,书法好的古人不说车载斗量,但随便选个进士的书法就能让现代人目瞪口呆。

    “当然了,书法好并不一定是书法家。

    “在古时,一个人想从普通的文人成为众人空中的书法家可说千难万难。

    “古人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脾气上来了别说服人,他连自己可能都不服气。

    “所以除了书圣王羲之外,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书法第一人,都有争议。

    “比如明朝谁的书法最好,有人会说当是馆阁体的开创者沈度、沈粲兄弟,也有人说是沈周或者是祝枝山与唐伯虎。

    “王铎书法造诣极高,当然也有人说王铎。

    “说米万钟、张瑞图、董其昌等等也大有人在。

    “各有各的崇拜之人,争论起来可谓是喋喋不休。

    “但公认的明朝书法第一人,当是文徵明!”

    讲到这里,沈愈顿了顿然后沉声道:“所以此贴当是文徵明的一件摹本。”

    沈愈这不过是随口应付罢了,这次的鉴定他根本就没有上心,对于坑了自己一次的人试想一下沈愈怎么可能会上心呢?

    对于这些古董贩子沈愈是抱着敬而远之心态的,所以他准备再说两句场面话就闪人。

    不过沈愈将这件摹本归到文徵明名下也不是纯瞎蒙,因为此贴与沈愈在宝缘拍卖上获得的那件文徵明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笔迹极其相似。

    文徵明是篆、隶、楷、行、皆通皆精皆神。

    其书法功力在明代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文徵明是高寿之人,寿登耄耋活了九十岁。

    从幼年学字到九十高龄笔耕不缀,去世前依旧在写,甚至还可以写完整的兰亭序全篇。

    书法固然需要天赋,更需要汗水。

    试想一下,八十多年的书法功力,天下谁人可比?又怎么敢比?

    “沈家哥哥,既然你说咱们是朋友,那就拥抱一下吧?”董韵儿笑着朝沈愈张开了双臂。

    对于沈愈的鉴定结果,董韵儿竟然很是平静的接受了,没有丝毫的疑问,当然,脸上也没有什么惊喜。

    沈愈摇摇头,“男女授受不亲,就是朋友也没有拥抱的道理。”

    “那就握下手吧!你不会连握手都拒绝吧?”董韵儿的声音中明显带了几分撒娇味道。

    两手相握,沈愈的瞳孔突然收缩了一下,因为他的掌心多了一团东西。

    他正想开口询问,却见董韵儿抿着红唇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沉默了片刻,董韵儿有些伤感的道:“愈哥哥,虽不是萍水相逢,可再相见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你多多保重。”

    沈愈紧握右手面色凝重,“有缘自会再见,你年纪轻轻将来自有大好前程,希望你以后能走正路。”

    “放心吧愈哥哥,我现在走的也不是弯路。”

    说完,董韵儿冲沈愈展颜一笑,然后拉起董小福隐入巷子里消失不见。

    只是几秒钟后巷子里又传来了董韵儿清脆悦耳的声音,“摩托车一会我让人来骑走,至于愈哥哥你钱包里的现金就当给小福的汤药费了,咱们有缘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