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武道世家——杨家两代忠勇!
作者:我是朵朵大魔王   混迹两年余,我咸鱼身份藏不住了最新章节     
    “仙道忠诚榜第六,竟是杨业?”
    赵光义面庞之上,瞬间涌起一抹震惊欣喜之色!就在不久前,他还忧心忡忡,担忧大宋无人能够登上这份神圣榜单,未曾想,大宋却是这般迅速便有名士上榜!
    杨业,乃是大宋一位赫赫有名的战仙!
    当年未能入列那无敌战神榜,令他深感惋惜,却不曾想,杨业竟然位列仙道忠诚榜之中!
    原来杨业对大宋,竟有着如此深厚的忠诚之心,此事倒也出乎他的预料之外!
    “本仙竟荣登忠诚榜第六之位?”
    便是杨业自己,在得知此事时亦是一脸惊愕!
    他杨业,原只是北汉一名归降而来的大将,未想到,今日竟有幸位列仙道忠诚榜第六?
    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
    此刻,那金光璀璨的榜单画面亦是在瞬息间流转变化!
    杨业,出身北汉修炼世家,自幼随侍北汉帝君刘崇左右,更得赐名为刘继业!
    因其勇猛善战,在世间威名赫赫,凡战必胜,攻无不克,故而在北汉修真界被誉为“杨无敌”!
    不久之后,大宋开国祖师赵匡胤率领仙兵北伐,挥师挺进北汉,直逼太原要塞!
    杨业奋勇抵抗,与宋军激战三十多日,终成功击退敌军,一战成名,其英勇事迹响彻大宋疆域!
    赵匡胤仙逝之后,赵光义接掌大宋天帝之位,再度发兵攻打北汉。
    北汉帝君刘继元抵挡不住宋军攻势,决定归降大宋。然而杨业却依旧固守城池,不愿屈服。
    赵光义早闻杨业“杨无敌”的威望,便命刘继元亲自前往劝降杨业。
    面对昔日主君的投降,杨业痛哭流涕,最终卸下战甲,投降大宋。
    赵光义这位大宋天帝,对杨业极其赏识,封其为左领军卫大将军,仙国防御军节度使,仍旧坐镇太原要塞!
    高梁河一役,宋军虽遭遇重挫,赵光义乘坐遁地灵兽飞驰数百里,宋军精锐损失殆尽。辽国妖族势力借此机会大举侵犯雁门关要隘。
    危急时刻,杨业率数千骑仙兵,绕至辽军后方,发动奇袭,一举击溃辽军,斩杀辽国妖族驸马萧咄李,并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之首李重诲!
    自此,杨业在辽国妖族中声名大噪,凡见其旗帜者皆惶恐逃窜,不敢与其正面交锋!
    镇守边疆的宋军大将多数嫉妒杨业的功绩,更有甚者暗中递送诋毁奏折。然而,赵光义对此并不插手干预,而是将奏折原封不动交付给杨业,以此表达对其的信任和支持。
    目睹这一切的人们纷纷点头称许,对赵光义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尽管赵光义并非那般雄才伟略的天帝,但他对于驾驭属下的手腕却是一流,尤其对待如杨业这样的降将,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
    仅凭这一点,赵光义便足以超越许多仙域王者!
    如此厚待杨业,又怎能让杨业不对赵光义衷心耿耿,誓死效忠呢?
    ……
    紫霄皇朝皇宫之内,凝视着灵晶榜单显现的一幕,赵光义的面上,流露出一抹自信而得意的笑容。
    他赵光义二皇子,虽不自诩为拥有盖世无双的雄图伟略,然而在整个修炼大陆神州,他足以堪称中上之君,甚至有实力问鼎一流明君的宝座!若非那次高粱河秘境之战留下了污点,他必将成为一位公认的贤君,而非现今被人嘲讽为“高粱河遁法之尊”。
    他赵光义,发誓要洗刷这等屈辱,收复失落的幽云十六州,扭转乾坤,逆天改命!
    此刻,赵光义脸色深沉,紧握双拳之际,那灵晶榜单的画面突然变化,映现出了大宋再度集结的二十万精锐修士,他们分为三路,向着北方的辽国发起强袭!东路大军由曹彬统率,直指幽州;中路军则由田重进领军;至于西路军,则由潘美与杨业共同担当正副主帅之责,三位将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推进,借着辽国内部女帝执政,太子年幼,国家猜忌重重的机会,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攻,誓言要收复幽云十六州,一扫高粱河惨败之耻!
    目睹这一幕,赵光义立于灵晶榜单前,眼眸之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次无疑是收复幽云十六州的绝佳时机!自从高粱河之败后,赵光义作为宋军主帅,痛定思痛,总结了大量的实战经验教训,有了这些教训的指引,必将一雪前耻!
    一旦此役成功,就意味着他赵光义将完成连其兄长赵匡胤都无法达成的伟大功绩,弥补大宋疆域的缺失!
    ……
    京师汴梁。
    天波府邸。
    身为西路军副帅的杨业,肩负重任!他不仅亲自领军,还将自己的七个儿子悉数带上了战场,共赴北伐辽国的战役,一门英豪,誓要为大宋夺取失地幽云十六州!
    在出征前夕,杨业之妻佘太君特意拜访五台山上的高僧,求签问卜此行吉凶。看完卦象后,高僧淡然言道:“七子去,六子归。”
    听完此话,佘太君心中稍感安慰。战场上吉凶难测,此战更是关乎辽宋两国气运的关键战役,能有六子安然归来,已是难能可贵的大幸!
    果不其然,起初的北伐攻势迅猛,犹如摧枯拉朽一般,连续攻克了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四州之地,收复幽云十六州仿佛触手可及。
    然而,东路军的曹彬在岐沟关遭遇重挫,使得北伐大业遭受严重打击,迫使赵光义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潘美与杨业收到指令,亦只能率众撤离,并受命保护四州的民众南迁。
    为了抵御追兵,杨业提出了避实击虚、诱敌深入的战略计策,意图一举歼灭辽军主力。然而监军王侁却误以为他是畏惧敌人,心存异志。对此,杨业义愤填膺,决定挺身而出,以身许国,毅然奔赴前线。
    然而,在杨业领兵出发之际,他郑重嘱咐潘美与王侁二人务必在陈家谷口设伏,待他转战至此处时再率伏兵出击,方可痛击辽军。然而,当他率兵转战至陈家谷口时,却发现潘美与王侁并未按照约定行事,导致失去了逆转战局的最佳时机。
    杨业,携七子与众弟子,与辽军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修真对决!
    终究因寡不敌众,门下弟子及修士伤亡殆尽!
    然而,待杨业引领着残存的修士,退守至预设的灵隐谷口之时,原本答应在此接应的潘美以及宋军修士阵列,竟已悄然撤离!
    山谷之内,空寂无人!
    杨业瞬息间深陷辽军阵法重围之中!
    ……
    “这潘美与王侁,岂非置杨业于必死之地?”
    目睹此情此景,神州修真界内激起一片轩然大波!
    潘美与王侁二人,曾信誓旦旦允诺,在陈家谷的幽冥谷口助杨业突围!
    却不料竟擅自提前撤回了修炼者队伍!
    此举与故意引诱敌人送死,又有何异?
    然而,尽管杨业深陷辽军重重封锁,他仍然毫不妥协,自午时至黄昏,斩杀辽军修士数百人,令敌胆寒!
    然而,这也更加坚定辽军欲除杨业而后快的决心!
    此人,断然不能再留其修行世间!
    更何况在出征之前,辽国圣母萧太后早已明令他们,务必将杨业除去!
    此刻,即便付出再沉重的代价,也要击杀杨业!
    这位威震天下的杨无敌!
    杨业,战斗至体无完肤,鲜血浸透仙甲,七个弟子,或是陨落,或是重伤,甚至有的失踪无踪!
    直至力竭被擒,但他依然坚贞不屈,宁可饿死也不向敌屈服,英勇就义!
    其忠诚英勇,令无数修士为之动容!
    杨业,自己壮烈牺牲,就连他那七位弟子,最后仅剩六郎杨延昭得以存活归返!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七子离去,仅六郎归来”!
    此话之意,并非指六个弟子能安然返回,而是仅仅六郎一人逃出生天!
    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
    汴京城内的皇廷之中,目睹此惨状的赵光义,面色铁青!
    他目光骤然转向下方站立的潘美和王侁二人:
    “潘美、王侁!”
    “尔等可知罪孽何在!”
    赵光义怒声道!
    心中愤慨无比!
    杨业,位列忠义榜第六的强大修士,更是他大宋不可或缺的绝顶战将!
    竟就这样被这两个无良之人害死!
    杨业,本不必走上这条路啊!
    完全是因二人玩忽职守,才致杨业白白丧命,使得大宋痛失了一根撑天巨柱!
    “陛下恕罪!”
    潘美、王侁二人自觉无辜,却又深知事态严重!
    杨业,乃是登上天道金榜的旷世强者,对于大宋的重要性,堪称独一无二!
    如此关键的人物,却因他们的不慎之举而丧生,哪怕金榜所示的未来景象中,陛下也无法轻易放过他们俩!
    赵光义面上的寒霜并未消减半分,“传朕旨意,将潘美、王侁二人剥夺官职,贬为庶民,以示警戒!”
    言毕,对二人的呼冤辩驳充耳不闻,随即下令禁卫军将士将二人押解下去!
    二人害死杨业,即便他们曾有过赫赫战功,如此滔天之罪,自然难以赦免!
    没有立刻处死二人,而仅仅是将其革职为民,已然算是从轻发落了。
    然而,既然亲眼见证了金榜中杨业陨落金沙滩的那一幕,他又怎能容忍此类悲剧在未来重演?...
    赵光义的目光,骤然闪烁出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