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学宫,人满为患,一片喧哗。
远方,还能看到一面又一面青色的旗帜飘扬,李讲的粉丝汹涌而至,正在为其摇旗助威。
“你们说,李讲今天会登上第几台?”
“能登上第几台不清楚,但李讲的目标应该至少是第五台!”
人们低语,凡是能够通过第五层高台的,会被视作为绝顶天骄,学宫会特意奖下一次机缘。
这种机会放在忘忧谷即将开启,所有人都在竭力提升实力的时候,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李讲并不为外界所干扰,踏上第一座登天台的同时,考核便开始了。
这一关,考核的是肉身强度,最是蛮横直接。
只要读书人用最大的力气,打中场上屹立的石碑,过关者的面前自然而然会形成光梯,通往下一层高台。
李讲的修为被限制到了养气境,很多手段都遭到了封印。
不过,凡是他对身体做出的根本性改造,都没有变动。
譬如,灵肉合一。
这是他在蕴灵境时达成的成就,灵神彻底与肉身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珠联璧合。
简单的来说,就是李讲的灵神越强,他的肉身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所以,面对着一层考核,李讲根本没有什么担心或者犹豫,上去轻飘飘地一掌。
连七成实力都没有动用,第一层高台与第二层高台之间,便已经形成了光梯。
“真是宛若行云流水般的一气呵成啊!”有人惊叹。
这一层考验,对于从小被山珍海味,天材地宝包围的世家子弟而言,算不上什么。
但李讲可没有那么优渥的童年,他能这般轻松写意的通过。
在他人看来,背后必定付出了许多的汗水。
李讲顺着光梯走入第二天台。
这里的场景又有不同,石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轮赤红色的太阳。
注意到新人到来,太阳的表面有惊人的光辉流转交织,宛若排山倒海般朝着他镇压而下。
与此同时,李讲肉身、灵神、才气等力量统统遭到封禁。
“这一关,考的是作品的数量,没有十首以上贯州作品者,滚落下台。”有人沉声说道。
文道修士虽然又被称之为“读书人”。
但只读不写,算什么回事?终究是纸上谈兵,怎么可能接触到真正的无上大道。
这一关,考验的是文人的动笔能力。
汹涌的能量波涛,朝着李讲镇压下来。
结果,他根本就不需要动,体内便抢先一步涌现出更加可怕的气息。
一轮皎洁剔透,宛若玉盘般的月亮,从李讲的背后缓缓升起。
《水调歌头》一出,能量波涛顷刻间遭到瓦解。
不仅如此,在众人的眼中,连那一轮太阳的光辉都被夺走了,一时之间,眼里只容得下这一轮月亮!
“欺负人啊……天下知一出,谁与争锋?”人们苦笑。
差距也太大了。
一般人走到这一关,那都是用贯州作品来通关,好几年才会出现一个年纪轻轻,却拥有镇国傍身的天之骄子。
可到了李讲这里,情况又有不同。
连镇国都没有出场的机会,直接就是天下知!
李讲的粉丝看到这一幕都沸腾了,激动万分,摇旗呐喊。
“诗魔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天降紫微星,文道真龙子!”
晶莹如琉璃般的光梯,在第二重天台与第三重天台之间浮现。
来到第三重天台,这里的场景又有不同,但考核的内容与第二重关卡异曲同工。
唯一的一点不同,就是不再是文学作品,而是圣道作品。
在这一重天台,简直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名家读书人展露舌剑的,有史家读书人展示史书的,有兵家读书人拿出兵法的……
总而言之,只要自己的圣道作品能够通过登天台的测试,光梯便会自然浮现。
海啸般的波涛朝着李讲拍来,汹涌澎湃,气势惊人。
众人目光炯炯地看向李讲。
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抬手间,一条细长的白蛇沿着手臂游动而出。
比圣道作品,谁还能比开辟圣道的祖师更深刻的?
“咝!”
白蛇吐信,眸绽凶光,几乎没有半点迟疑,充斥天地间的波涛就这么被化解了。
咚!
天地间响彻一声钟鸣,这是只有通过了三重天台之后才会有的预示,说明出现了一位天骄。
“太快了,李讲才来登天台多久啊?前三关根本阻拦不了脚步啊!”
“谁在闯登天台?”
洛阳学宫各处,有闭关的人被钟声唤醒,露出讶异之色。
第四重天台,站在此处的天骄,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李讲顺梯而上,刚一来到,面前便多出了一张桌子,文房四宝俱在,纸页方方正正地摆着。
他有些讶异,没想到这里考验的居然是书法。
从古至今,琴棋书画作为文人雅士必备的技能,素来有“文人四友”的美名。
其中,因为书法与每一个文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日常的地位最高,还有“字迹是文人的第二张脸”的说法。
看到李讲踏入第四层高台,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好奇。
因为,平日里,很少听人谈论关于李讲的书法。
一方面,是李讲的作品太好了,将绝大多数的目光吸引而去。
另一方面,有几个人有机会看到李讲的亲笔?
这种机会太少了,人们连作品内容都是道听途说为多,有的消息渠道少一点的,更是只能看《长安报》了解。
众目睽睽之下,李讲提笔沾墨,伴随着手腕与毛笔的移动,在纸页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永”字。
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永”这个字,看似简单,却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很多书法家,哪怕已经功成名就,要想功底不削退,也要经常练习这个字。
因为小小的一个“永”,将正楷中的,侧、勒、弩、趯、策、掠、啄和磔共八种笔法都包含在内。
“永”相当于书法之道的基石。
读书人若是能够将“永”给写好,其他的字自然信手拈来。
在不为人知的日子里,李讲常常通过金色大书,临摹包括但不限于,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诸位大家所写的“永”字。
这段时间,正好有所心得,借此机会得以检验。
李讲执笔,悬腕身躬,神情庄重,从未有过这般的认真,像是进入了一种玄而又玄的状态。
李讲以逆锋起笔,中锋行笔,稳若泰山,从容不迫。
小小的一个“永”字写成,金光在纸页上绽放,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虚空中有三色霞光绽放,将下方旁观的众人照得目瞪口呆。
“字成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