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天子虽仁厚宽容
作者:司宁佩一   执君子之守最新章节     
    文府内,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庭院之中。文永兴迈着沉稳的步伐,刚刚结束早朝上朝归来。一进府邸,他便瞥见文未曦正静静地坐在亭阁里,手中画笔轻舞,似乎在描绘着什么。
    文永兴好奇地走上前去,凑近一看,画卷上竟然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男子形象。他凝视片刻,突然觉得有些眼熟。
    \"这是许丞相吧?画得倒是颇为传神。\"文永兴轻声说道。
    文未曦听到父亲的声音,急忙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微笑:\"爹爹,您回来啦。\"
    文永兴点了点头,目光仍然停留在那幅画上。他若有所思地说:\"曦儿啊,许共如今已年近不惑,年纪比你大了许多。而你正值青春年华,方才十九岁而已。与他相比,你们之间犹如父女之差。许共固然相貌英俊、风度翩翩,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呐。而且,他还有外甥和儿子等亲人,年龄也与你相仿。所以,曦儿啊,你切莫将自己的真情实意全都寄托在他身上。\"
    文未曦微微低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轻声回应道:\"爹爹教训得是,女儿知道了。\"然而,她的心中却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或许,对于这个年轻的女子来说,爱情就是如此让人难以捉摸,无法用常理来衡量。尽管明白父亲所言甚是有理,但内心深处的情感又岂是轻易能够割舍的呢?
    微风拂过,吹起亭阁四周的纱幔,轻轻飘动。文未曦默默地看着眼前的画作,仿佛陷入了沉思之中……
    文未曦轻声说道:“爹爹,您的心思女儿明白。以我的身份地位,实在不敢对许丞相有过多的奢望。他才情过人,声名远扬,又与您同辈论交,堪称世之楷模。而女儿不过是一介平凡女子,岂敢高攀?那次偶然得见许丞相一面,他的风度翩翩、言谈举止便深深地刻印在了女儿心中,但也仅仅如此而已。女儿心知肚明,对他只有敬仰之情,并无其他非分之想。在女儿眼中,他宛如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是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文永兴看着自己的女儿,心中暗自感叹。他深知这个女儿自幼聪慧伶俐,懂事乖巧,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
    一个月前,沈从文的案件被暂时搁置,原因是要等待萧正树苏醒。现在,萧正树终于醒来了,这个案子也该重新审判了。萧玄景看着满朝文武,开口问道:“关于沈从文之事,诸位爱卿有什么看法?”
    其中一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当日沈从文一整天都待在二殿下的屋里,除了他之外,还有谁能够加害于殿下呢?”说完,这名大臣还得意地看了一眼其他人。
    然而,坐在一旁的萧正树却只是看了一眼说话的臣子,并没有发表任何言论。
    萧玄景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投向了范清绉,问道:“范大人,你对此事有何看法?”一个月前,萧玄景就已经将这个案子交给他来处理了。选择范清绉的原因很简单,作为吏部尚书,范清绉一向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着称,这样性格的人正是审理此案的最佳人选。
    范清绉恭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微臣坚信沈从文绝非伤害二殿下之人。昨夜微臣彻查了二殿下府中的人员,并仔细检查了当日他所穿的衣物,结果令人震惊——衣物上竟有一道长达五寸的创口,位置恰好位于二殿下的腹部。
    经过仔细勘验,此伤口乃是由邯蚩的半刃弯刀所致。尽管沈从文略通武艺,但这种弯刀在我大魏并非寻常之物,常人难以驾驭。此外,从二殿下伤口的形态来看,可以推断出伤人者必定是邯蚩人无疑。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血迹干涸的时间推算,应当是在一个月前沈从文见到二殿下之前造成的。这些都已经得到了验伤官们的确切验证。”
    这时,有人站出来质疑道:“范大人,我们都知道您与沈从文交好,但如今二殿下身受重伤,您又如何能够保证他绝对不是凶手呢?难道就因为你们私交甚笃便要包庇于他吗?”
    面对这样的质问,萧玄景脸色一沉,厉声道:“朕同样与沈从文相识已久,莫非何大人此言意指朕也有意偏袒不成?关于此事的真相究竟如何,朕心中自然有数。”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众人,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禁心生畏惧。
    萧玄景眼神冷冽地看向萧正树,语气严厉地道:“朕让你待在幽州,原以为你会借此机会反思己过,但如今看来,这半年时间你毫无悔改之意!既然如此,从今日起便将越王府封锁起来,没有朕的命令不得踏出半步!你就好生在此反省吧!”
    一旁的李子晏默默观察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渐渐明悟过来。原来,萧玄景早就清楚沈从文并未伤害萧正树,这场闹剧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罢了。
    而其目的,则是要给那些平日里行为不检、肆意妄为的臣子们一个警示——天子虽仁厚宽容,但并不代表他对一切都视若无睹;他可以选择不去理睬那些琐事,但这不意味着他软弱可欺。如今惩罚了萧正树,便是在告诉众人,在天子脚下做事必须谨小慎微,切不可胡作非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