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建书院大儒南归
作者:飞天神蛙   三国之再兴汉室最新章节     
    大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却说自周武订婚以后,周文和管兴的关系更进一步。
    于是留他管兴继续在长广处理东莱的政事以后,他便独自返回了不其。
    而远在黄县的蔡赟最近却很不爽。
    每次到家都被家里的夫人聒噪一阵子,听的他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事情的重点便是说管兴不给他这个太守的面子。
    他侄子看上了对方的侄女,聘礼都送过去了,得到的消息却是被拒绝。
    让蔡夫人很是没面子,恰逢他侄子没少到蔡夫人面前说三道四、火力全开。
    这下把蔡太守的枕边风刮起来像龙卷风一样特别猛烈。
    说的管兴简直就是乱臣贼子,该杀!
    可蔡赟知道,没有管兴、周文等人的支持,他这个太守无论如何都坐不稳,根本没人理他。
    加之周文对他很是尊重,从来没做过什么破格之事,蔡赟也只能干瞪眼。
    “好了,别再说了,人家去两情相悦,早在初平二年就认识了,你跟着瞎掺和什么”
    刚回到家的蔡赟,还没更衣便招来蔡夫人的一顿牢骚,这下蔡赟可真的火了。
    被训斥了一顿的蔡夫人终于消停了一会。
    幽州、辽东、襄平太守府
    这两年的公孙度过的也是春风得意,虽然两年前黄县受挫,但是通过和东莱的通商让他赚的盆满钵满。
    大量的精盐、粮食、美酒、铁器输入到辽东。
    除去自身储备要用到之外,被他转卖到乌桓草原等地,换来的大量的战马、毛皮等物。
    相比于两年前,公孙度更加的强大,麾下兵马已有近三万之数,骑兵近万。
    稳稳的割据着辽东,还自号辽东侯。
    虽然每年要卖给东莱千匹良马,但是从用精盐、粮食、铁锅换回来的战马却远远超过了这个数。
    夏天,又是一度杨帆起航的日子,公孙度准备遣子公孙康亲自前往黄县。
    押送五百匹良马,五千斤铁料,一千张毛皮还有一些人参之类的物资前往。
    “府君,宁久闻东莱富庶,特请往一观”
    管宁来到辽东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乱,这些年听到东莱颇为安定。
    加之临近的北海有孔融这样的大儒坐镇,趁着这次公孙康前往黄县的机会,他便起了去东莱看看的心思。
    毕竟天下这么大,去看看正常嘛。
    “可,康儿,保护好幼安先生!”
    公孙度一口答应下来,还命其子保护好这个经学大家。
    沓氏,数艘海船扬起风帆,踏着海浪,缓缓向南,伴随着海鸟、白云一路前行,两日后便到了黄县码头。
    看到码头的人头攒动,管宁感慨道,真的是一幅富饶之地啊,现在的大汉,居然还有商贸如此繁华的地方。
    下船、卸货、点货、入仓一顿常规的手续完成后,公孙康和管宁被应邀前往黄县。
    “哎呀,幼安先生亲至,赟深感荣幸啊”
    黄县城外,因知道这次管宁要来黄县,早早的就在城门外等候的蔡赟。
    带着周文及数名仆从,时不时正一正自己的衣冠,眺望着远方的车队。
    一看到管宁的马车临近,蔡赟一个疾步便到管宁车架前面,掀开前面的帘子恭敬的道。
    “蔡府君,叨扰了,宁一介草民,当不起如此大礼”
    见蔡赟亲自迎接,管宁立马下了马车便朝蔡赟拱手施礼。
    随即两人互相介绍了双方人员。而蔡赟则紧握管宁的手掌,款款进城。
    “请!”
    众人来到太守府大厅,仆人们早就按吩咐准备好了酒席,只待客人入座。
    蔡赟作为主人,自当位列左位,汉代以右为尊。
    自辽东来的公孙康、管宁等人位列右侧,而以周文为长史的东莱官员位列左侧。
    “来来来,谨以此樽,欢迎公孙公子和幼安先生的到来”
    众人入座以后,蔡赟和善的眼神扫了一圈,举起案席上的酒樽朝众人举樽敬酒。
    “幼安先生,隐居辽东数年,注经讲学、陈明礼让,文深感佩服,然此非长久之道啊”
    几轮酒罢,双方人员话题匣子也打开了。
    周文一直想在长广开个书院,一者为提高治下的识字率,二者为教化百姓,让他们明礼仪、晓荣辱。
    而管宁主要研究《诗经》《书经》属于古文学派的代表之一。
    而当今却是以今文学派为主流,就算他对于儒家经典研究颇深,但却不能为世人所推崇。
    “子惠先生有何教我”
    周文自上次在孔融府中念出的七言绝句,在北方的文士圈已经传开了,管宁自然也知晓。
    作为一名学贯古今的隐士,对于做官或许不在乎。
    但对于自己的学问备受推崇,在史书上能够留下一笔却非常的在意。
    “幼安公博闻强记,通晓古今,如若出仕,在官学中担任博士,广招弟子,推广毕生所学,才是正道”
    周文也仅仅是激管宁一下,并未展示自己真实的想法,他要看看这位经学大师到底是何想法,愿不愿意出仕。
    “呵呵,子惠先生大谬也,宁隐居辽东日久,岂能再出仕?”
    听到周文说,管宁眉头一皱。
    按道理出仕为官,在官学中教书育人,但是自汉桓帝以来,古今文学派之斗就没断过,辩论不止。
    不说朝廷现在被董卓余孽操持,根本就不是个稳定做学问的地方。
    再者他要是真去了官学,多少今文学派的学者、大儒不来找他辩论不止。
    那他的学问就不要做了,专门每天和他们去斗嘴吧。
    还不如隐居辽东,居于山川之间,搭一草庐,招些许弟子,专心讲学为上。
    “哈哈哈,幼安公高义,文有意在长广貕养泽以北,修建一座书院。
    招收天下学子。教授经学、法学、天文、历法,还有算术、地理、农学、医学、杂学等。
    囊括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教、无所不学”
    周文终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他的讲究是一个就是务实。
    学习经学让人明礼仪、晓荣辱,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
    学习法学让人明白什么可以做,做什么错事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同时也可以培养很多基层官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