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齐鲁会盟,晏相四誓
作者:好像又饿了   轮回长生,从请孔圣当家教开始最新章节     
    将时间倒流。
    八月,南国水涨,吴人一支偏师乘舟北越淮河掠地,吴军兵势强盛,连却诸侯,吞并钟吾,破邳、郯二国之师,兵锋至鲁南沂沭而还,泗上诸侯大震。
    南部守门的邳君与郯君,在吴军北上之时便疯狂派遣使者至齐、鲁、宋求援。奈何三国皆是选择袖手旁观,给予两国除了援助以外的所有帮助,最终两国之师尽丧。吴军视两国国界于无物,横穿南北至鲁国南境的季氏领地才停止进军。
    这只是吴国向淮北地区进行是一次试探性进攻,所出兵力不多,收获却是惊人。
    此战吴王不但探明了淮泗诸侯虚弱的军事实力,还夺取了大量的土地、民众,让吴国拥有了向淮泗、中原进兵争霸的跳板。
    先前吴国破楚师夺取了淮河中游的州来地区,并依托此地在淮北建立了军事据点。这次又轻而易举的吞并淮夷、钟吾之地,吴国已彻底完成了淮北的战略展开,独占淮河中下游地区。(皖北苏北中南部地区)
    区区三四年时间,吴国在淮河流域侵占的土地,已有七八百里之广。刚刚开化就妄自称王、而且侵略性还如此之高,最要命的是军力又这么强,这样一个暴国让淮泗各国的君主们忧心忡忡。
    加上某位孟氏预言家曾经在齐国都临淄贩卖焦虑,疯狂兜售“吴国威胁论”,并利用各国商贾使之广传南北。如今南方列国的君主谁提到吴国不说上一句“虎狼之国”?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备受淮泗诸侯关注的齐鲁会盟开始了。
    十月,大泽北,小丘之侧,会盟高台上,乐官演乐,击琴鼓瑟,钟鼎行列,礼官持杖,左右如林,齐鲁两国君主相继登台。两国此来的几位上卿、大夫们紧跟其后,众人左右相对跪坐,双方阵营泾渭分明。
    齐国的晏子、国夏、高张、田乞等上卿,鲁国的三桓宗主,两国的高层来了七七八八,对此次会盟不可谓不重视。
    作为此地的领主大夫,更是前番出使齐国,促成本次齐鲁会盟的鲁使,夏谕有幸与盟。自他出道以来,一直是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靓仔,这次两国会盟也不例外。尽管座次已经很靠后了,奈何这两年孟子的境遇太过曲折传奇,加上之前积累的名声,夏谕备受几位大佬瞩目。
    与晏子礼貌见礼,又给三桓亲长送上问候,夏谕回身落座,将目光投向高台之下。
    此刻,临泽的平原上汇集着两国各家的私曲家兵,兵甲森森、矛戈如林,这些军队既是维持安保也是两国暗中角力。
    这也算是会盟潜规则了,毕竟有宋公会盟囚于楚的先例在,防人之心不可无。就算齐鲁两国在列国中算是比较要脸的,国家名誉尚可,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大军你可以不用,但绝不能不带。
    扫过自己军容严整,若白鹤立于乌鸡群的“教导模范旅”,夏满意的谕收回目光,随即正襟危坐,仪态端正,专心思量会盟之事。
    会盟是实行霸主政治的手段,春秋各国君主的会盟历史由来已久。
    西周之时,天子受命于天,有着无限权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夏广大,受限于道路交通,天子册封四境方伯,代表自己坐镇一方,总揽诸务。
    后平王东迁,春秋伊始,天子王权衰落,宗周中央政府的实力空前衰弱。戎狄蛮夷乘机并起,江河四境狼烟不绝,诸侯日益消亡。时周失关中,卫丧河内,东夷猖獗淮泗,江汉诸姬尽灭,就连领河北征伐大权的北部方伯邢国都被狄人灭国,天下危如累卵,诸夏有披发右衽之险。
    如此危局,周天子已担不起天下的重担,诸侯国人需要一个新的领导者、一个崭新的权威建立新秩序救亡图存。
    “代天子执法”的霸主政治应运而生,作为方伯政治的进阶版,霸主政治维护了天子的法理,但其本质上是对天子权柄的一种侵夺。
    历来诸侯会盟的盟主都由天子担任,这是天下诸侯对天子领导权与权威的认可与肯定。
    公元前681年春,齐桓公图兴邦周,召开会盟,诸侯群至,相约共扶王室,于北杏祭天盟誓,禁篡弑、正宗礼,天下服之。
    这是诸侯会盟的盟主第一次由诸侯担任,齐桓公与诸侯盟约确认了宗法制的正统性,肯定了帮扶王室的重要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降临。
    自此,天下诸侯对主持会盟、人前显圣趋之若鹜。毕竟在这大周国际联合国,谁不想当常任理事国呢?
    随后的时间,春秋“七霸”相继登场,期间的诞生了很多有名的盟主。
    有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意气风发,也有宋襄公盂地会盟为楚所囚的屈辱难当。
    有晋文公合列国之力以匡周室的大义凛然,也有吴王求霸不得,兵胁诸侯的无礼骄横。
    与这些取威定霸、披靡诸侯的强硬君主们不同,齐侯吕杵臼此来盟鲁的意愿要温和友善的多。
    齐侯并未将鲁公视为马仔,而是将其放在对等的位置上展开对话:“昔日先祖桓公与贵国先庄公歃血为盟,两国甲兵四出,南击楚、北救燕,定宋乱,扶保邦周,天下传颂。”
    “今南吴猖獗,肆掠泗上,诸侯惶惶,万民惊惧,齐鲁为列国表率,当有所作为。”
    “寡人愿与鲁君以礼相待,两国永弃干戈,定盟相济,约为手足,祭天誓之!”
    又是数旧情,又是场面话,显然齐侯很想与鲁国签订攻守同盟,共同面对来自东、南方向的威胁。
    坐在齐侯正东的鲁公姬稠脸上挤出一丝微笑,附和了几句表示同意之后便有些心不在焉。
    比起国外的威胁,国中的局势才是姬稠最忧心的,季氏越发骄横,如今的他已势成困兽……
    齐侯与鲁公都同意,二位领导确定了会盟基调,剩下的细节与条款由两国的上层干部与智囊团议定。
    晏子率先起身,环顾一周,摊开手中帛书,将齐国方面事先准备好的盟约宣之于众:
    “今齐鲁盟于此……”
    “誓一,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
    “誓二,尊贤育才,以彰有德,敬老慈幼,勿忘宾旅……”
    “誓三,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
    “誓四,各守分土,无相侵犯,同恤灾危,备救凶患……”
    盟约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全篇简洁易懂,总结下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