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材料领域的杰作
作者:一天一万   无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时间里最新章节     
    智能时代再往下,远航需要面临的问题,
    莫道也不是从这次冬眠醒来,人类进入智能时代才开始思考的。
    从这一世开始,乃至更早之前,同样有求索研究院存在的那一世,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就已经开始。
    更进一步的能源技术的研究方向,
    倒是始终都比较确定,
    其他更加具有想象空间的能源来源方式,都太过于虚无缥缈。
    唯一比较靠谱的,还是下一代,第三代可控核聚变技术,重核聚变。
    依赖于,一代氘氚聚变,二代氦3聚变的技术积累,
    至少对于重核聚变在理论有一些基础认知。
    而不像一些更微观层面的能源释放方式,一点边际都摸不着。
    不过,重核聚变要想实现,同样是无比艰难。
    单从反应温度上,大概都能够窥见一些艰难的体现。
    氘氚聚变的临界温度,大概就几千万度。
    而氦3,就已经上升到了数亿度。
    至于,此刻想要实现的重核聚变,
    反应温度可能需要数十亿度。
    可以说是再攀升了一个量级。
    而这还是预估,实际实验中需要多少度,还不能够确定。
    而在数十亿度这个反应温度下,当初氘氚聚变实现前,可控核聚变实现的许多问题,就又绕了回来,
    最开始的一道难关,怎么实现如此高温的点火,都是一个问题。
    而想要降低这个温度要求,就需要增加反应堆内部压力,怎么继续加压?
    在目前的相关材料的性能下,氦3反应堆反应过程中的压力,就已经是极限,这归根结底是一个材料问题,
    然后,
    即便能够点火成功,
    数十亿度的反应温度,怎么约束,怎么维持,怎么控制?
    在氦3反应堆上依赖于室温超导材料完成的约束方案,已经是目前技术上能够做到的极限,
    现在需要再攀升一个量级。
    最关键的是,最终这个第三代可控核聚变,重核聚变的反应堆还需要装到远航飞船上。
    这同样是一个难关。
    而在能源之外,
    速度这个问题上,
    则更加复杂。
    怎么样实现一艘超大型飞船百分之八光速的推进,并且维持数十年时间。
    曲率引擎,真正意义上的无工质推进器?
    要真能实现其中之一,
    许多问题倒是简单了,
    甚至可以说,不光是太阳系了,更大的范围内,更广阔的星域,
    人类文明都有了统治和开发的基础。
    只是,曲率引擎,或者无工质发动机,更加遥不可及。
    即便是在此刻,智能时代,
    也依旧看不到什么实现的可能,甚至,到目前为止,
    真正可行的理论都没有。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
    莫道倒是想起了之前那一世的本科室友贺淮,
    也就是想要致力于大统一理论研究的人,
    而这一世,到现在,大一统理论依旧未曾实现,
    而卡住大一统理论最大的难关,就是基本力中引力的引入。
    如果想要实现曲率引擎,起码,需要实现大一统理论。
    再往后,想要利用曲率,人类文明至少要能够感受到空间中的翘曲。
    对于这种研究,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都算是不错,
    最大的问题就是,根本没有问题需要解决,因为没有方向,连提出问题都无法做到。
    最终,
    莫道以及求索研究院相关领域团队,
    选择的还是一个最实际的方向,
    就是在目前的电推进技术上,做出突破。
    尝试大幅度降低其推进过程中,所需要的工质,
    事实上,大幅度提升其‘推重比’。
    最好的选择,其实是将其和能源系统,也就是此刻依旧没有太多进展重核聚变反应堆联动起来,
    使用重核聚变过程中的副产物作为工质,
    这样可以事实上产生远航飞船不需要额外单独携带推进工质的情形。
    只是,即便决定依旧走电推进这条路线,
    但目前的情况已经基本证明了,
    在现有的电推进发动机基础框架下,想要实现莫道和求索研究院想要的电推进系统的可能性很低。
    也就是说,在从室温-1到此刻最先进的室温-6电推发动机上,沿用的最基础理论构造,必须被打破,
    重新构造一个,新的,能够满足莫道和求索研究院需求的电推进发动机框架,
    这个基本框架,不在于外形,甚至于内部结构,
    而是下探到了理论层面,
    相当于是可控核聚变领域中,托卡马克和仿星器的区别,
    氘氚聚变和氦3聚变虽然整体设计方案完全不同,但在最基础的实现理论上,是相同的。
    而电推进发动机,也是同样的情况下,从室温一到室温六基础理论上是一直延续下来的。
    但此刻却需要完全打破,找到一条新的路径。
    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此外,这个全新构造的电推进发动机,也必然需要一种更强大的新材料支撑。
    不然别说推动飞船加速到百分之八光速,
    自己在加速过程中也扛不住。
    同时这个全新构造的设计也需要一种新材料来支持,
    就像是室温超导材料第三材料之于室温系列电推进发动机。
    所以,
    在这段时间以来,莫道面对此刻这两个领域的两个问题,
    绝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做材料问题的研究。
    ……
    在智能时代之后,
    求索研究院材料研究领域,基本也有遂古介入。
    在莫道这里,基本就是莫道就理论层面划定一个范围,
    然后交给遂古进行穷举一般的实验。
    这也算是智能时代的优势,
    不光是数据模拟,具体的实验操作,也能够由遂古按照确定的实验流程同时操作若干智能机器人或者智能设备完成。
    然后收集到相关数据后,回到莫道手里,
    然后就数据,莫道再进行一些思考,
    再重新划定一个范围过后。
    再进行下一轮材料试验。
    而即便是在遂古的辅助下,这部分实验工作已经快了许多,材料方面的研究,也卡住了莫道超过十年时间。
    莫道几乎是在为新的电推进系统,从茫茫的材料海洋中,定制那么几种材料。
    ……
    此外,对于重核聚变实现的,理论层面的研究,莫道也从未放弃过。
    至少,在他的湍流理论基础上,他需要给出一个更加完美的模型,以应用在重核聚变的约束上。
    对于电推进发动机,他需要领着求索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完成一个至少在理论上能够行得通的新构造。
    时间,就这个过程中,不断流逝着。
    70年,71年。
    莫道没有多么急躁,只是每天相对平静的,反复思考着这同样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反复进行尝试。
    莫道主持下的,各领域相关团队的研究员们,也不太急躁,对于莫总师,他们始终抱有有些盲目的信心。
    此外,对莫道来说,进度缓慢,对于一众研究员们来说,这样的超级项目能够感觉到始终往前推进,而不是始终原地踏步,就已经足够人振奋了。
    而对于求索研究院的大众来说,就更没有什么着急的了,他们依旧能够感觉到,有各种或许并不跨越时代,但新的技术每天在智能时代诞生,生活,也依旧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然后,
    就在这种情况下,
    远航目标中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总算是逐渐有了一些契机。
    73年,莫道拿出了一种新的室温超导材料。
    除了更高的临界温度以外,其本身也有着相当的强度,和其他多个方面的优异特性。
    也是莫道这十几年持续研究的一样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