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香菱学诗
贾琮被吓了一跳,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地,就跟一个从来都没见过面的女人成亲。
因此,他不由说道:“娘,我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要成亲,人选一定要我自己选中的才行。”
梅姨娘笑道:“好,好,我便是打听到好姑娘,也让你亲自见到,让你自己满意如何?”
贾琮无奈败退。
走出门的时候,不知为何,贾琮面前,忽然闪过林妹妹似嗔似喜的身影。
他心里不由闪过一个念头,若是能将林妹妹娶过门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难度似乎有点大啊。
这个时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目前来说,他向林如海提亲成功的几率,实在是渺茫的很。
而他目前,又被贾家清出族谱,逐出府去,越发是减分项了。
这栋宅子,占地面积极大。
“若哪天短缺银子了,我再着人到红袖姑娘那里去取也不迟。”
……
薛大马上说道:“少爷,薛大爷那边,留下了一万两银子,这些银子,若没有其他花销的话,足够今年用的了。”
不得不说,难度实属有点大啊。
如今有了场地,倒是可以尽情的肝一下箭术的经验了。
贾琮又问道:“薛管家,如今府中账上并没有银子,需要支取银子的话,你就着人去问我屋里的丫鬟红袖去要。”
薛大马上说道:“是,少爷,小老儿马上着人去办理此事。”
贾琮将要将这片空地建成演武场的事情说了一遍。
想到这里,贾琮不由将管家薛大叫了过来。
而是在新院子里面逛了一圈。
以后,他就可以在这里肝箭术了。
最起码立起几个箭靶是有足够地方的。
并且让贾琮颇为惊喜的是,第四进有一大片空地。
没想到,薛蟠这家伙,竟然还留下了一万两银子。
并且还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
刚刚乔迁新居,贾琮也没有马上去肝经验。
在贾家的时候,因为场地有限,贾琮的箭术进展,还是相对较慢的。
只需要一番整理,就可以建立一个演武场。
除非他明年能够中举,甚至考中进士,才有那么几分可能。
“不知少爷有何吩咐?”
这家伙可交,有事他是真舍得花钱啊!
贾琮遣散薛大之后,回了自己的院子。
贾琮住了次院。
便是次院,也比他在贾家梨香院毗邻的那个院子,少说大了一倍。
进了院子之后,贾琮看到红袖、晴雯和香菱这三个丫头,叽叽呱呱的,不知道在聊些什么。
贾琮走进来笑问道:“你们在聊什么呢,聊的这么开心?”
晴雯笑道:“我们在说,终于有惊无险地跟着三爷离开贾府了呢!”
“原本以为是要跟着三爷吃苦的,人家都打算好做针线活养着三爷了。”
“不曾想一出府就住进了这么大的院子,也没有人管束,我们都跟做梦一样呢!”
“只是可惜袭人没有跟着来,不能跟着三爷享福,实在是可惜的了,唉,真不知道她心里是咋想的呢!”
听到晴雯的话,贾琮不由微微一笑。
这丫头,倒是重情重义,到现在还念着袭人那丫头呢。
只是袭人可比你要精明的多,她要是会跟着来,才是咄咄怪事。
这时候,晴雯又笑道:“三爷你不知道,香菱这丫头,还有事情求着三爷呢,只是她自己又不敢说。”
被晴雯这么一说,香菱顿时不好意思起来,她忙说道:“晴雯,你快别说了,我也就私底下说说而已,当不得真的。”
贾琮倒是越发好奇起来,他忍不住问道:“晴雯,你快说说,香菱究竟想要求我什么事情?”
晴雯不顾香菱阻拦,憋着笑说道:“三爷,香菱她,她想给三爷暖床呢!自己又不好意思说,我……”
香菱气急,她上去抓着晴雯就去呵痒。
老实人发起火来,那才可怕,晴雯被香菱压倒在地上,起不来身。
红袖在旁边笑的直打跌,只顾着看热闹,也懒得拉架。
贾琮笑着将香菱拉起来,解救出晴雯来。
然后说道:“我当是什么呢,原来只是想给我暖床而已,这值得什么,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这样,今儿晚上,干脆就由你们两个一起来给我暖床如何?”
这下轮到自己了,晴雯也不好意思起来,她羞红着脸说道:“三爷,你,你也不是好的,也来打趣我们。”
香菱忙是说道:“三爷,你不要听晴雯胡说八道,我只是想跟着三爷学写诗而已,又怕耽误三爷读书,就没敢给三爷说的。”
“是晴雯自己想给三爷暖床了呢,这才借着我的由头说出来!”
晴雯听了大怒,张牙舞爪地冲过来说道:“好你个香菱,原来看你是个老实的,没想到也学坏了,今儿看我怎么收拾你,也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贾琮笑着将两人分开,然后向香菱问道:“香菱,你为何想着学作诗呢?”
香菱忸怩地说道:“我见我们家姑娘、林姑娘,还有贾府里几位小姐,都会作诗。”
“我也想着学作诗,将来,也能做个诗翁呢。”
香菱心里有着向往,却是嘴里说不出来。
而贾琮也大约了解香菱所想,他不由笑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
“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贾琮说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这里有本《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
“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