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他也该来了!
作者:春山远   三国:我乃马幼常最新章节     
    要想说服陆逊,那夷陵之战就是逃不过的话题!
    而陆逊不但一把火烧掉了大汉的希望,也让大汉的天子死在了白帝城,而再往前算,吕蒙白衣过江,背刺关羽的时候,也有陆逊的协助!
    当年吕蒙定下偷袭之计,故意装作生病,而让陆逊代理了大都督之职!
    关二爷那时一直在提防吕蒙,可在听说吕蒙告病,由陆逊这个书生代理东吴大都督之后,这才放下心来,提兵北上,最后却死在了吕蒙的偷袭之下!
    所以陆逊与大汉之间,虽然说不上有三江四海恨,却也算得上有一天二地仇!
    所以诸葛恪才代表陆逊前来,就是要问问马谡,大汉究竟会如何对待陆逊!
    马谡对此心知肚明,他在来之前还问过诸葛亮这个问题。
    此时听到诸葛恪问起,却故意的叹了一口气。
    “元逊此言是在为难我啊!”
    诸葛恪一怔:“幼常为何这样说?”
    “元逊啊!”马谡说道:“你可知道夷陵之战的后果如何?陆伯言一把火,烧掉了我大汉几乎全部的精锐,多少名臣大将在这一战中丧生?大汉几愈遭遇倾丧之祸!若不是我家丞相,力挽天倾,还谈什么北伐?”
    他这话说得诸葛恪很不自然。
    可马谡却继续说道:“不过,元逊,你也是知道你家二叔的,他是十分惜才的,陆伯言之才,世人皆知,我临来的时候,丞相专门嘱咐我,陆逊若是愿意投汉,他亲自去说服陛下和朝中重臣,也请陆伯言莫要自误啊!”
    他这话里的意思,诸葛恪这么聪明的人如何能听不明白,无非就是你陆逊愿意投汉,一切事务我帮你压下去,可你也不要想要太大的官位和权利了!
    诸葛恪苦笑道:“如此却实为难我二叔了!”
    马谡却笑了起来:“都快是一家人了,还谈什么为难?”
    诸葛恪沉默了片刻,才淡淡的问道。
    “幼常如此笃定大都督会投汉吗?”
    马谡却是微微一笑:“我来之前,我家丞相曾经给我说了一句话,事在人为!若是陆伯言真的不愿意投汉,我也不会强求,可我有一言,还请元逊转告大都督。”
    诸葛恪立刻正襟危坐,拱手行礼。
    “愿听幼常良言!”
    马谡轻咳一声,这才开言说道:“大都督若要投魏,我并无其他的意见,我只是要提醒大都督,曹叡之英明虽然不逊于他祖父和他父亲,可老曹家的疑心病他也继承了下来,如大都督这样的人物,曹叡能让大都督长期镇压江南半壁?”
    他不屑的笑道:“不是我看不起他,就算曹叡真有这样的格局,曹魏的那些所谓重臣能答应?曹魏世家林立,怕是早已经将这江南半壁视为自己的地盘了!如此一来,大都督这位江东世家之主,又该如何应对?”
    这一番话,却说得诸葛恪冷汗直流。
    如今的天下的形势却与赤壁之战前大有不同!
    赤壁之战时,曹操需要江东世家来稳定江东的情势,而江东世家也愿意攀附强者,保持自己的权利和地位!所以那个时候,不少的江东世家都提出要投降曹魏。
    而如今,历经三代的江东世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也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江东是江东人的江东!
    此时北方的世家却对江东世家的土地人口虎视眈眈,而陆逊作为江苏四大世家之一的掌舵者,却又该如何平衡北方世家与江苏世家的矛盾呢?
    最后的结果,最好的也无非是陆逊被调走,让他不用处理如此棘手的事!
    这天下之事,本不就是曹刘孙三家之事,而是天下世家之事!
    这个道理诸葛亮懂,所以在益州时,拼命的压制世家。
    马谡也懂,所以马谡的手段软硬兼施!
    而现在,就要轮到陆逊知道这个道理了!
    诸葛恪再次沉默了半天,最后却挤出一丝苦笑:“幼常之意,我会如实转达给大都督的。”
    “有劳元逊了!”马谡笑着拱了拱手:“却不知大都督何时召见我?”
    诸葛恪却说道:“这两日,大都督事多,来日必然请幼常一见!”
    诸葛恪起身告辞,马谡亲自将诸葛恪送出门外。
    诸葛恪也不耽误,径直就去了陆逊的府邸。
    陆逊正在府邸看着一池的游鱼发呆。
    孙登一死,陆逊就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被抽干了,自己这些年的奋斗似乎也成了笑话,如今大义的名分没了,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诸葛恪看见陆逊的时候,陆逊就是如此像个木头一样。
    诸葛恪长叹了一口气,快步走到陆逊身边,却是向陆逊行了一礼。
    “大都督!”
    陆逊似乎这才回过神来,回头看向诸葛恪,却强挤出一丝微笑。
    “元逊来了,见过马谡了?”
    诸葛恪去见马谡,自然是提前告诉过陆逊。
    却见诸葛恪微微点了点头:“已经见过了。”
    陆逊却是微微一笑:“如何,马谡的条件估计很苛刻吧!”
    诸葛恪一怔:“若说苛刻,倒也谈不上,就是相比曹魏那边,条件确实差了一些!”
    陆逊点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我与大汉虽有同盟,却毕竟有仇在先,大汉愿意接纳我已经算是诸葛亮诚意之举,条件自然不会太过丰厚。”
    诸葛恪再次叹了一口气:“大都督,如今曹魏的条件虽好,却非良人,不可托这终生啊,想来大都督也不愿意重新回到东吴,如今看下来,似乎只有大汉才是最好的归属,我虽然与我二叔不熟,却也知道我那二叔一言九鼎,他说能保住大都督,那必然是真的!”
    陆逊却是苦笑一声:“诸葛亮的诚意我自然是相信的,可是诸葛亮又能活几年呢?若是有朝一日诸葛亮故去,大汉天子要拿我,谁又会替我说话?”
    诸葛恪却是没有想到陆逊想的竟然这么远,先是一愣,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解陆逊,可是细想想,却觉得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你就比诸葛亮小两岁,若是诸葛亮死了,你以为你还能活多久?
    两人正说着话呢,却有下人来报,言说曹魏陈矫求见!
    陆逊却是哑然失笑:“他也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