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新电影启动
作者:寂燎原   说死就死,导演被我吓疯了最新章节     
    洛南吃完了关东煮,又点了一杯咖啡,花了一个小时,看完了林墨的策划。
    不得不说,林墨是有点创作天赋在身上的。
    这才过去不到半天的时间,他已经写出了一份有头有尾的故事梗概发来。
    《收集我的人生》是一个既有点温馨又有点恐怖的怪诞电影。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林墨加了一个莫名诡谲的设定:
    世界上有许多个「你」,是与你同源同质的「分身」。
    他们之所以与「你」没有完全相同,是因为他们选择的人生岔路并不相同。
    好比说,初中三年级时,体育老师看中了你的长跑特长,邀请你加入特训队伍,将来凭借体育升入体校,选拔到省队,参加竞赛赢得奖章。
    但与此同此,家里开小店的母亲被检查出了腰间盘突出,无法久站太长时间,她希望你早早完成学业,读完初中后帮家里看店,为此她忍受腰疼等着你初中毕业的那一天。
    可实际上,你和同学约好了要考上同一所高中,她是你懵懂青春中唯一的光,她的身影是你描绘未来图景的点睛之笔,你想和她长长久久地待在一起,从高中到大学,再也不分离。
    此时你来到了人生的岔路口,眼前是三个不可重来的选项,你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而选择一旦完成,另外的两个选项将对你彻底关闭,你无法探知到其他的选项会带来怎样的未来。
    电影中,你放弃了考入高中,接手家庭小店,最终成为一名个体户,勤勤恳恳地过了大半生。
    突然有一天走在路上,你遇见了揽着曾经心爱的女孩走过青年中年暮年的另一个自己,也遇见了从体校一路晋升,直至参加奥运会夺得金牌为国争光的自己。
    他们都是「你」,是你人生中不曾拾取的某块碎片。
    然而,这些只是电影的最初设定。
    真正推动剧情发展的,是第二条设定:
    某一天,你发现世界出现了难以言喻的灾难,早间的航班突然来到了半夜,大海上的游船闯入了钢铁森林,全球的人类同时倒退了一步……
    与此同时,你意外地见证了某个「你」的死亡,从他身上提取出了人生碎片,与自己的身体融合。
    这一区域的混乱灾难突然终结,恢复平静。
    后知后觉的你,方才知晓你是终结这场灾难的唯一救星,只有将所有的「你」融合同化,才能拯救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要么目睹每个「你」的死亡,要么亲手杀死「你」,你会承载所有自己的人生,也要忍受每一份死亡的痛苦。
    故事最后的你,是洞知自己所有人生线路的先知。
    无论做什么选择,走哪条岔路,你对过程与结果知根知底。
    而在你收集起所有碎片之后,时光倒流,你回到了最初那个教室里,继续面对「回家看店」、「加入体育特训」、「与爱的人相随相守」的选项。
    你的人生又重新开始了。
    在已经知晓所有命运代价的全知视角下,你又要如何进行这一生呢?
    看完策划,洛南深吸一口气,久久不能平静。
    是啊。
    当你知道所有的路之后,如何迈出第一步,成为了究极的难题。
    难道是从所有的路线中,选出最优的一条吗?
    可什么是最优?
    是赚钱最多、家财万贯的结局?是夫妻和谐、子孙满堂的结局?还是一人夺魁、技惊四座的结局?
    人生哪有什么最优解呢?
    咖啡已经凉了,他却浑然不觉地倒进胃里。
    剧本尚未敲定,洛南已经可以断定,这是一部另类的电影。
    相比现有的国内电影市场,它太离奇了,完全无法和商业电影齐驱并驾、平分秋色。
    如果单纯以商业片来运作,肯定会扑得很惨,连裤衩都要亏掉。
    “但,人生下来,就是要做点刺激的事,不是吗?”
    洛南的嘴角浮现出一抹自嘲的笑意,他摇摇头,把冷咖啡一口饮尽。
    “林墨,优化一下每个「你」的死亡方式,把设定再完善一下,最后做成剧本梗概发给我,我交到电影局送审报备。”
    “好的老板,明天一早就发到你邮箱上!”
    消息的最后,林墨添上了一个戴墨镜亮金牙的表情包。
    看得出来,他也有那么一点点的激动。
    走出便利店,洛南尝试着拨通黄世柏的电话。
    不出意外。
    无人接听。
    收起手机,洛南朝工作室的方向走去。
    ……
    接下来的一周,电影的筹备工作推进得很顺利。
    林墨交上了修改过七版的故事梗概,洛南也提交了电影备案,拿到了回执单。
    这张回执单,就是业界俗称的「拍摄许可证」。
    新电影的名字确定为《朝花夕拾》。
    电影制作的流程笼统分为五步:备案申请、投资出品、制片拍摄、后期制作、宣传上映。
    拿到备案之后,洛南和黎雪开始在影视圈内寻找投资方。
    之前的《骗局》说到底只是一部小成本制作,洛南一个人就能胜任出品人。
    但《朝花夕拾》里涉及到世界各处的时空灾难,无论是特效还是置景都是大手笔,洛南的浮屠塔再多,也难吃得消。
    “这是我全部的存款了……”洛南哭戚戚地拿出了一张银行卡,目前他所有的存款仅有三千万左右。
    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笔大数字,对一部商业电影而言,连个小水花都不算。
    “用不着这么多,据我估计,你拿两千万出来就够了。”黎雪饶有自信地说。
    “真的?两千万能拍电影?””
    黎雪给他算了一笔账:“保守估计,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在3亿左右,咱们肯定掏不出这个大头,所以想办法让别人来掏这笔钱,担任出品方。”
    黎雪兼任财务和秘书之后,大致了解过影视圈的猫腻,洛南对她是绝对信任的。
    可问题是……
    “找别人当出品方,会不会干涉我们的创作自由?”
    黎雪托着下巴:“这一点的确难以避免。”
    洛南苦着脸:“看来只能节省成本,拍点小成本电影了……”
    “也不一定,”黎雪话锋一转,“我们可以多找几家投资方,等着,我给你做个ppt,方便你去演讲……”